ENGLISH

党建专栏

【党史学习教育第一专题】金德鹏:从党史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1-06-22 点击数:

在我党百年历史中,创造和产生了很多的精神,如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等,这是我们党在奋斗征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党史学习,深刻理解这些精神和指导我们不断取得进步的党的思想路线、政治本色和理想信念,汲取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阶段接续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汲取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精神力量

在中央党校的大门影壁上,镌刻着“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为中央党校制定的校训,它体现了党校的文化积蕴和精神,也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根据《党史纵览》刘明钢所写的文章介绍,这个校训的来历是这样的。1943年,延安中央党校修建了一座千人大礼堂。将要竣工时,有人提议在正面挂个题词。一说题词,大家就很自然地想到范文澜先生。但范老试着写了几条,都觉得不满意,就提议去找毛泽东。毛泽东欣然接受了党校同志的请求,立即叫人拿来四张二尺见方的麻纸。他秉笔沉思片刻,即饱蘸浓墨,迅速挥毫,瞬间,“实事求是”四个雄健潇洒的大字跃然纸上,并一直沿用至今。

图片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用中国成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同样,实事求是也浸润在清华的文化中。清华有“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八字学风,清华也有“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他、不唯洋、只唯实”的精神特色,清华还有基层出政策、基层出想法的工作传统,我认为这里的“求实”、“唯实”、尊重基层都是实事求是的体现。

我们是电子系的老师和学生,是做自然科学和工程科技研究工作的,在我们的工作中,更需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毋庸讳言,在当前的科技领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浮夸之风,从杂志缝里找方向、在国际会议上找想法的做法仍然存在,片面追热点、追求文章、追求帽子等五唯现象还很有市场。要克服这些现象,我觉得还是要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研更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科研的底线,要从国家社会人民的需求中提炼科学研究的真问题,要在解决突破真正限制科技发展的基础研究中产生新方向,要在解决卡脖子的国家重大需求中锻炼真本领。

在这里,我还想特别谈一谈实事求是在现阶段中美竞争态势下的意义。随着中国的快速和平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近年来,美国无端挑起在贸易、交流、人权等方面的争端,特别是在很多高技术领域对我们实施卡脖子行动,妄图压制中国的发展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面对这种形式,作为信息技术高科技领域的工作者,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我们的工作。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在一些高新技术方面我们还跟美国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存在某些被卡脖子的可能。我们必须直面这些差距,切不可妄自尊大,必须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学习的态度。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也经历了从模仿、到跟踪、到部分并驾齐驱部分领先的总体态势,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切不可妄自菲薄。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有国家长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改革开放创造的巨大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只要认准方向、踏实苦干、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做到科技自立自强。

二、汲取艰苦奋斗政治本色的精神力量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提出了胜利后怎么办的问题。他告诫全党: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正是“两个务必”的来由,这也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的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从井冈山、到万里长征、再到延安、西柏坡,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战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以身作则,与普通的战士、老百姓一起,践行着党的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建设,他们依然长期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把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看作是全党的大事,强调社会主义是艰苦的事业,他说:“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应当强调艰苦奋斗,强调扩大再生产,强调共产主义前途、远景,要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人民。”

在改革开放阶段,邓小平同样高度重视艰苦奋斗,他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正是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开放,迎来了长期高速的经济发展。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就党的艰苦奋斗做出重要讲话,江泽民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必须继续发扬光大。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胡锦涛在十六大刚刚闭幕后即带领中央书记处到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并发表“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的重要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点论述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他说:“每次来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我们学的还有没有不深不透的?‘两个务必’耳熟能详,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两个务必’,使之更好指导当前党的建设?今天如何结合新的形势弘扬?”一连串的问题,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思考。同年的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提到“两个务必”,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2018年新春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 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务必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

同样,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清华、在电子系也是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我们经常讲电子系发展历史上的几次创业。1952年建系之初,在资金、场地、设备几乎都是空白的情况下,老一辈电子人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己动手制作仪器、自己动手刻写教材、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硬是在短短时间内建成了一个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院系,开创了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数十项国内第一。1969至1979年的十年间,电子系主体西迁绵阳,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一批书生知识分子硬是从采石头、盖房子干起,不仅克服了大量生活困难,更是在严峻的政治环境下不忘初心、坚持科研教学,保持了电子系的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重回清华园的电子系,看到了与世界电子信息发展的巨大差距,但电子系师生没有气馁,而是以再次创业的大无畏精神,艰苦奋斗、奋起直追。时至今日,电子系的综合学科实力在国际排名中已到10名左右。我想,正是这种融入到清华电子人血脉里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才使得电子系走到今天。

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建设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怎样传承艰苦奋斗精神?我认为,作为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我们今天还必须大张旗鼓讲艰苦奋斗精神。我们必须看到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急需的很多卡脖子技术、国家重大需求技术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我们距离世界前沿、产业前沿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今天讲艰苦奋斗,更重要的是要为国家建设埋头苦干、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实干精神,是直面困难、敢于挑战的强烈自信,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在这方面,我们的优秀学长南仁东先生就是榜样:为了建成中国天眼,22年间就坚持干一件事,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它,期间面临不知多少的艰难困苦,但他从未退缩,亲自用脚步丈量数百个选址洼地,对如此巨大系统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青丝熬成白发,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图片来源:网络

三、汲取以人民为中心初心使命的精神力量

在中南海新华门里的影壁墙上,镌刻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这是党的宗旨,党的初心使命,它就像一根红线贯穿我党百年历史,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做了一个演讲,题目就是为人民服务。张思德当时是一个普通战士,共产党员,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锻炼。1944年夏,张思德去安塞执行烧炭任务, 9月5日,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坍塌,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外,自己却被埋在洞里,牺牲时年仅29岁。为了纪念张思德同志,毛泽东提出为张思德开追悼会,他要参加并讲话。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来历。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将“为人民服务”升华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

作为老一辈革命家的代表,毛泽东的一生就是不断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常对身边人说:“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为民兴利除弊。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战士,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早在瑞金革命根据地时期,1934年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他就讲到,“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他强调: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关于为人民服务也有系列重要论述,在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1992年初的南方讲话中,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这个标准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党的宗旨,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他还指出:要把“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一切工作是非成败的标准,更是宗旨意识的直接体现。正是基于这样的宗旨意识,邓小平设计和领导了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力和活力,使得国家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更进一步发展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指出:“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以人为本作了深刻的阐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党的宗旨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2012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开门见山明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总书记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向全党郑重发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号召,在党的十九大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升为大会的主题。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作为教师,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电子系从建系到现在,培养了近2万名学生,这些学生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岗位上做出突出的贡献,他们中产生了一批党和政府的领导人,数十位院士为代表的学术大师,十数位将军为代表的治军之将,以及一大批服务在国家科技和经济战线上的优秀校友。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电子系长期坚持了德厚而才高的培养要求,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引领,让大批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近年来,系党委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政工作中的党建龙头牵引工作,切实增强学生的“两个拥护、两个服务”的意识,学生培养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人才培养任务更加艰巨。同时,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学生思想更趋多元化、个性发展要求更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加强化学生的政治引领,牢固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面临更多的的挑战。面向十四五,系党委启动了在党建龙头的学生思政工作体系基础之上、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和导学思政的新思政工作体系的建设。全体师生,特别是党员,要把学生思政工作作为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在课程教学、师生交流、导研导学过程中采取形式灵活、丰富多样的思政教育,切实把加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四、汲取科学理论体系的精神力量

科学精神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科学理念和科学思维,在我们党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始终尊重科学、崇尚科学,注重党的理论的科学化研究,形成了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追求真理、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等科学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讲,“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的科学精神,首先来自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在马克思主义创立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历史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剖析,对未来社会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思考,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的理论,它具有开放的架构,他可以结合不同国家、不同阶段的实践而不断发展。

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科学的精神、不懈的实践,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时也不断丰富完善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形成的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将“科学”作为中国新文化的内在特点和发展方向,并且强调“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这三个主张不仅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特征,也是对科学精神的精辟阐释。

邓小平理论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了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1978年年末,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作为这一重大决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体现了强烈的科学精神,做出了“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一系列重要论断,突出强调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十五大报告用四个“新”来概括邓小平理论,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这一总结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精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弘扬科学精神。江泽民同志强调:“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础性”。“科学界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总之,要使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全党全社会大大发扬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判断。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各个方面,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思想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放眼世界、统揽全局,基于最新的实践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坚持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特色鲜明、一以贯之,是统揽思想理论体系的总纲,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列重要论断,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丰富深刻的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内容体系,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方式、步骤、战略等各个方面;凸显了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底线思维、坚持调查研究、坚持抓铁有痕、坚持历史担当等“八个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了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在内的“六大思维”的严密逻辑体系;深刻反映了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思想体系与话语体系的有机统一,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体现了高度的科学体系性。

当前,我们已经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都离不开对一系列党的重大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内部逻辑体系的深刻理解,只有真正理解其科学性,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并在理论的科学指引下做好工作。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尤其需要掌握我们党的科学理论中所贯穿的思想和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指导我们的具体工作。我们要学会用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全方位分析的方法去看待我们所研究的领域方向的发展变化,去探讨推动这些技术领域不同阶段颠覆性发展或重大理论和技术突破背后的逻辑,从而能够更全面深刻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规律。同时,通过对党的系列重要理论科学性的理解,对我们深刻理解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发展的路径方式有更清晰深刻的理解。这些理解和认识对于指导我们科研选题、做好研究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学会提高站位思考问题、统筹谋划的科学能力,我们要从党的系列重大理论创新的科学体系中学习面向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中找到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能力,加强前瞻性和预见性的思考,这种思考方式能为我们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助力。我们要学会采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我们面临的发展问题的方法,今天我们的办系办学面临很多的新问题老问题,资源竞争更加激烈、创新需求日益迫切,发展面临各种瓶颈,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在变化中打开新的发展局面。我们还要学会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敢于担当民族大任、善于开创工作新局的科学方法,牢固树立可以建成也必能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坚定信心,也更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工作能力和本领。

党的百年历程中所积淀的精神力量远不止于此,作为党员,唯有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实现一个党员对组织的庄严承诺。

(作者:金德鹏 清华大学电子系党委书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