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党建专栏

首页 > 党建专栏 > 正文

电子系师生国庆观影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10-25 点击数: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情怀,引导同学们感受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历史坐标下的奋斗精神,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10月20日晚,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组织300余名在校师生前往清华大学大礼堂共同观看《我和我的父辈》电影。



图片

▲集体合影


该片由《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四个单元组成,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为历史坐标, 通过“家与国”的视角描写几代父辈的奋斗经历,讲述中国人的血脉相连和精神传承,再现中国人努力拼搏的时代记忆。


图片  
图片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海报


观影感想

【无研191党支部】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分别以抗日战争、早期航天事业、改革开放以及2050年未来社会为背景阐述了每一代人的使命。第一个片段名为《乘风》,讲述了革命战士为了转移百姓不惜牺牲自己的英勇事迹,这让我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革命战士们的伟大;第二个片段名为《诗》,讲述了我国的早期航天事业,这让我体会到了当时要造出一枚人造卫星是多么的不容易,如果没有父辈们付出生命的探索,我国航天事业不会取得这么快的发展,吾辈当更加发愤图强,让父辈们的付出更值得;第三个片段名为《鸭先知》,讲述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商业发展的情况,这个片段给我的启示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敏锐的判断,坚持不懈的毅力,以及强大的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办成功;第四个片段名为《少年行》,讲述了智能机器人从2050年到2021年的时空穿越实验,电影中宣布我国的时空穿越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场面激动人心。看到这里,我觉得这是我们当代青年的使命,这个憧憬需要我们当代人去努力实现。看完这部电影,我们应该找到属于我们的时代使命,拿好父辈们的接力棒,在这个时代书写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

——无研191党支部  符庭钊  


影片从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2021年,讲述了不同时代背景的亲子关系,这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展望未来,我们的科技发达,还有了“时空穿越“的技术,这一切都归于先辈们的牺牲,里面的亲情也让人动容,展现了父辈对子辈的爱护,子辈对父辈的敬仰依赖。

——无研191党支部  许嘉璐


四个单元剧,四个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故事,有泪有笑,很喜欢。

最爱的是章子怡导的“诗”,平淡的叙事,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却强有力地展示了平凡之中的伟大,和两年前在新清看的马兰花开有一样撼动人心的生命力。

此前和友人聊天,提及为什么我们和父辈年龄仅相差二十余岁,却有很深的代沟,达成的共识是,我们发展得太快了,我们和父辈成长的环境处于完全不同的两个时代,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代沟存在。再结合电影中四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故事在时间上的跨度仅百余年(若不算2050年的虚构场景,还不足百年),深深地感叹祖国发展的迅猛,也感谢一代又一代为祖国的强大默默燃烧自己、奉献自己的平凡而伟大的父辈们,就像《如愿》歌词所写,他们是明月清风,是山野大雾里的灯,亦是星火燃起的天空,永远在我们身边,不曾被忘却。

——无研191党支部 朱康奇


【无研196党支部】

《我和我的父辈》讲述了四个家庭的时代记忆,全篇的精神是家国情怀与传承。从团长下令发射信号弹,到航天家庭的无私奉献,在家国大事上,我们的父辈总是选择舍小家为大家,“人民至上”;从鸭先知教育儿子锐意进取,到仿生人与怀揣科技梦孩子的互相成就,我们的父辈将他们的情怀与智慧一代代传承下来,推动社会的变革与时代的进步。放眼未来,中国的进步要靠我们这一代人拿好接力棒,稳步前行,将家国情怀和致知穷理的精神传承发扬。

——无研196党支部 朱文宇


【无研201党支部】

《我和我的父辈》电影结束了,但是思考还在继续。四个故事选取的父辈形象或是为国捐躯或是时代弄潮儿或者机器形象,或许电影的名字给观众错误的引导以为讲的是平凡人的故事,殊不知“父辈”并非是单纯的父亲,而是指创造出今天美好生活的每一代先驱和革命者。于是站在这个角度上,对于选题和故事情节就能多了一份理解和共情。骑兵团从来就是战场上的“敢死队”,是以一己之躯为更多战友争取更多胜利机会的带有悲壮色彩的“战车”;第二篇故事同样也是用生命为代价给航天事业争取超越的可能……所几篇故事讲得都是每一个领域中更为勇敢更敢为人先的事例,相信也激发我们作为电子人承担起时代重任,真正抱有家国情怀,承担起青年之大任,创造更辉煌的时代篇章。

——无研201党支部  王孔嘉


在《我和我的父辈》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章节就是章子怡的《诗》,讲述了一对参与我国首批火箭研发工作父母的故事,影片以细腻的视角展现了我国首批科研工作者艰苦的奋斗历程、中国航天人的浪漫、以及这种航天精神在多代人之间的传承。结合最近的第二批三名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先辈们的付出,更需要我们这代人传承下去。

——无研201党支部 


刘静远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片中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初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现代化建设时期四对我和我的父辈之间的故事。无论哪个时期,父辈们总是身体力行为我们做出榜样,教会我们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为理想信念的矢志不渝,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以及敢想敢做的探索精神……在一个又一个故事里从平凡看出伟大。


——无研201党支部  左成文


【无研203党支部】

影片的四个故事讲述的是四代人的主旋律,太爷爷那一辈,山河破碎、风雨飘零,他们前赴后继地为了民族而革命、为了国家而斗争;爷爷那一代,新中国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虽然没有那么多的战火,但同样也有无数人用自己的生命托举起了偌大个中国;到了父亲那一辈,我们国家开始了改革开放,人们的选择变得多样,而我们这一代,更是可以去做更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影片后两段比较欢乐,我觉得,前面几代人提着脑袋闹革命、只争朝夕干事业,为得就是后人能够远离战火、能够不受欺凌,今天社会的幸福安乐,就证明着他们当年的牺牲和奉献没有白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的太爷爷辈、爷爷辈和父辈一代接着一代的艰苦奋斗,让中国先站了起来、又富了起来,现在这个接力棒传到了咱们这一代人的手中。七十年前的抗美援朝告诉我们,国与国之间是靠实力说话的,七十年后的今天依旧如此,但与过去不同的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今天国家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科学技术当中最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从事的电子信息领域,我们国家要想度过现在的爬坡期,我们就必须要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着也就是我们这一代清华大学电子系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且这个历史使命是不容推卸的,因为这份使命上除了我们自己之外,还承载着前面几代人的生命,承载着未来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当我们把青春熔进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我们的生命将永远与共和国的山河同在!

——无研203党支部 李经纬


【无研206党支部】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乘风》片段中,骑兵冲锋不用枪?编剧俞白眉在说《乘风》背后的故事时,提到:”电影中的马家父子是真实存在的。骑兵团属于枪骑兵。突袭的时候战术思想主要是以速度换空间。这种战法除了第一排,后排是绝对不能使用枪械的。会误伤战友。连人带马,血肉之躯,冲进敌营。战争之残酷,实在非和平年代人可以想象。“确实难以想象,更难以想象的是,据看过四十年代苏联摄影师拍摄到的八路军骑兵冲锋画面的编剧称,电影中的画面竟然与摄影师记录下的内容重合度极高。可想而知当年的革命先烈们是多么英勇无畏,前仆后继。面对侵略者的机枪扫射时,他们当时究竟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在冲锋呢?借用电视剧《功勋》里的一句台词,”但可能我们中有许多人会看不到和平到来,不能和亲人团聚。但是,祖国会记得我们,亲人会感激我们,是我们让他们过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是我们让敌人知道我们的祖国无比强大,不容欺辱!“

——无研206党支部   杨金帅


【无研214党支部】

自古家国难两全,舍小家为大家,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当两条道路都必须有人牺牲或注定会有缺憾时,做出选择一定需要巨大的勇气。选择亲手舍弃亲生骨肉的那一刻起,他便无时无刻不活在愧疚之中,这份愧疚又因为没有给孩子童年而更加让人悲痛。从孩子的一生来看,他的确算不上一个好父亲,因为他选择了把希望留给更多的人。或许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他的选择理所应当,因为他肩负着整个骑兵团与整个村百姓的性命,不容被私情左右,然而又有谁看见芦苇丛中刚强男儿拭去的泪水。

成长或许是很漫长的过程,又或许只是一夜间的事情。失去至亲至爱之人的痛苦,让幼小的孩子明白并承担家庭的责任(若父母不在,便由他撑起这个家),也让妻子变得坚毅,挑起工作和生活的担子。辉煌瞩目的成就背后,总是有人默默奉献;人类的团结如绚丽的流星,必将在浩渺的苍穹写下宏伟的诗篇。

——无研214党支部 曾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党支部合照


图文 | 电子系研团

编辑 | 电子系研团

审核 | 李   喆 黄   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