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子新闻

第十六届系友论坛 | 数字生活 零碳未来—电子信息科技助力碳中和研讨会暨系友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09-28 点击数:

图片 图片

2021年9月25日,在双碳目标提出一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响应国家碳中和战略,促进产学研合作,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清华校友总会电子工程系分会、电子系团委联合举办了以“数字生活,零碳未来”为主题的电子信息科技助力碳中和研讨会暨系友论坛。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汪玉以及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100多名嘉宾现场参与和3000多名嘉宾线上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电子工程系分会秘书长、高榕资本执行董事辛旺主持。

图片 

清华大学电子系系主任汪玉致辞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汪玉为论坛致辞。汪玉表示,碳中和的国家战略是一个伟大的构想,要实现这一战略一定伴随着几代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为此清华大学专门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结合论坛主题,汪玉希望在座的师生和系友共同探讨,电子信息产业如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并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形成初步的认识,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实践。明年电子系即将迎来70周年系庆,汪玉还对电子系校友工作做了进一步的介绍,并向系友、校友和好朋友们发出了诚挚的邀请。汪玉最后预祝本次论坛能够圆满成功,并祝福碳中和的目标能够早日实现。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不同维度、不同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上午论坛第一部分,4位来自清华大学不同学科方向的专家,为我们讲述了“清华与碳中和”

图片

论坛第一部分嘉宾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杨秀、张宁、郝瀚、鲁玺(线上)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研究部主任杨秀首先出场,她为我们介绍了碳中和的国际趋势和中国行动。杨秀表示,碳中和不仅是气候变化战略还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次国家行为主体也在自下而上地加入到碳中和行动中。电力系统占据整个社会碳排放的四成,未来风电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占比会从当前的10%升高至60%以上,电机系副教授张宁以此为切入点,介绍了面向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的虚拟电厂,指出以5G技术支撑的虚拟电厂如何应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挑战。车辆学院副教授郝瀚介绍了交通领域碳中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郝瀚表示,全球交通碳排放占据能源相关碳排放的1/4,轻型汽车走纯电路线是目前实现碳中和比较明确的技术路线,而电子信息技术在可持续储能当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环境学院副教授鲁玺线上分享,他从能源与环境污染的角度切入,介绍了低碳发展和大气污染治理协同的概念,指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协同减排和协同作用在碳达峰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学术届专家分享完对碳中和不同的维度的分析和技术构想后,中关村储能联盟副理事长俞振华主持了论坛第二部分,来自能源产业界的嘉宾带来的分享同样精彩纷呈。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论坛第二部分嘉宾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孙艺新、张境涛、乐斌、 汪俊、许锋飞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孙艺新博士介绍了双碳目标下传统能源系统在生产要素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以及低碳产业竞争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的大背景下电力算力和能源大数据赋能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与路径。中国电信节能减排处张境涛为我们带来了中国电信对双碳的思考与行动。张境涛表示,面对“双碳”目标,中国电信努力构建云网融合的安全、绿色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赋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除了央企,华为等科技公司也在布局绿色能源产业。华为能源研究部乐斌介绍了华为数字能源在智能光伏、嵌入式电源、站点电源等应用侧业务的开展情况。阳光智维总经理汪俊从算法平台支撑、数字孪生应用、管理平台保障、智能工艺实现四个方面,介绍了光伏电站等新能源资产的运维情况。光伏之外,风电是另一大可再生能源,远景能源解决方案负责人许锋飞为我们详细分析了风电技术助力碳中和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上午的论坛结束之后,与会领导与嘉宾合影留念。嘉宾们随后一起共进午餐,交流碳中和技术和观点,畅谈产学研合作前景,下午的论坛更精彩。

图片 

论坛合影

下午论坛开场报告,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做了题为《碳中和路径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相关问题探讨》的主题报告。张希良介绍了零碳能源系统重构、零碳工艺过程重塑、发展CCUS和碳移除技术以及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碳吸收能力等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他指出构建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核能、氢能等新能源为主体新型能源系统是核心,碳中和也要求经济进行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张希良表示,低碳能源经济转型不会自发实现,需要引入碳定价机制,为低碳技术创新和投资创造有效的激励。全国碳市场建设,近期将以扩大覆盖行业范围、进一步降低行业配额基准值、引入配额有偿分配和允许第三方投资机构参与市场交易为抓手,提高全国碳市场的效果、效率和活力。

碳中和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比如新兴的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产业论坛第三部分,五位该领域专家讲述了物联网产业为助力碳中和作出的努力,讯飞创投投资总监马麟担任了该部分论坛的主持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论坛第三部分嘉宾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王世琪 、 苗韧、汪洋、孙昕、卢煜旻

世纪互联轮值CEO王世琪,介绍了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数据中心对碳排放的影响。王世琪表示,得益于半导体芯片、算法和数据中心规模/运用效率提升等技术进步,同时加大包括储能在内多维度节能减排措施和绿色能源利用,数据中心已经实现碳排放增长远低于计算/存储能力的增长;并加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数极智能董事苗韧介绍了低碳背景下能源智能交易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展望了市场化改革趋势下的能+碳交易场景。清能互联CEO汪洋指出,面对能源的电气化、清洁化、市场化和数字化,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要实现以价格信号为引导的源网荷储灵活互动。天泽智云董事长孙昕表示,双碳目标下工业人工智能可以加速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从而实现碳排放的降低。矽杰微电子CEO卢煜旻介绍了公司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在助力碳中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圆桌讨论环节,针对低碳背景下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企业的挑战和机遇等话题,五位专家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了解完人工智能物联网,电力电子和第三代半导体是如何助力碳中和的呢?海松资本高级副总裁刘忱主持论坛第四部分,六位该领域产业界嘉宾代表带来了精彩的分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论坛第四部分嘉宾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王仕城、 汪之涵、陈彤、李防化、 顾怡祥、 石浩

索英电气董事长王仕城指出,要想实现电力系统清洁化和电力电子化,必须用到规模化的电化学储能,索英作为行业先行者积累了大量工程经验并将不断探索和努力。基本半导体董事长汪之涵为我们带来了碳化硅功率器件的介绍。碳化硅正逐步取代硅基的功率器件成为电力电子设备的核心器件,在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工业电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推动电能的高效使用。秦科天润创始人陈彤则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介绍了碳化硅晶圆器件国产化的短板和阶段性目标。除了碳化硅,另一种宽禁带半导体就是氮化镓了。英诺赛科副总裁顾怡祥详细地介绍了氮化镓在数码产品、新能源车载等市场应用的发展趋势以及公司在氮化镓领域的研发和产业链情况。来自华润微电子的李防化介绍了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的整体布局,指出碳化硅和氮化镓在市场版图上有着各自不同的定位——相对而言碳化硅侧重于高功率器件,而氮化镓更侧重于高频器件。最后特来电副总经理石浩介绍了电动汽车充电行业在碳中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分析了在充电速度、充电安全、设备转换效率、设备可靠性、用电成本等充电需求下新型充电系统和高效率变换器等产品的设计思路。在圆桌讨论环节,6位嘉宾针对与产业链其他环节合作系统性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图片

圆桌讨论环节

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清华校友总会电子工程系分会、电子系团委主办,由储能联盟、海松资本、数极智能、武岳峰资本、高榕资本、华西证券、讯飞创投和JIE CENTER协办。

特别鸣谢:高榕资本、红杉资本、金沙江创投、将门投创、IMO创投、合肥中关村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

图片 

幕后花絮

图文 | 王仲潇

责编 | 乔元春

审核 | 辛 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