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2021年电子工程系思想政治与学生培养工作研讨会在罗姆楼三楼报告厅举行。电子工程系主任汪玉、党委书记金德鹏等系领导,各研究所书记、所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办和教学办老师、本科生辅导员、研究生德育工作助理及学生代表共99人参会。清华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蕉、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兰旻应邀参会。
会议由电子系党委副书记刘一民主持。刘一民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体介绍,本次会议以“导学思政与课程思政”为主题,会议分为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电子系思想政治与学生培养工作研讨会是电子系一年一度的重要会议,通过本次会议,希望各位老师和辅导员、德育助理对相关问题展开专门的研讨,深入思考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和导学思政工作。
会议伊始,电子系党委副书记李冬梅首先就“课程思政理论学习与电子系工作实践”作了报告。李冬梅解读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并对电子系课程思政工作概况及电子系课程思政案例进行了介绍和分享。李冬梅强调,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关键作用,应结合专业特点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李冬梅讲话
学生工作组组长李越对2020~2021学年学生组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李越首先介绍了学生组及本科生学生组织体系的基本情况,从党团建设、实践志愿、文体科创等方面介绍了上一学年服务及育人成效。他强调应继续贯彻落实本科生因材施教培养计划,重视本科生骨干培养,加强对学生心理状况的持续关注,不断寻求高效科学的育人新方法。
李越讲话
研究生工作组组长冯伟对2020~2021学年研工组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冯伟从党建、研团研会、新生奖助、班团建设等方面总结了上一学年的工作情况,强调要进一步完善推优入党机制,关注研究生心理问题,整合就业资源并拓宽学生就业渠道。针对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应进一步完善带班助理工作机制及助理考核机制,重视研究生学习科研和思政工作情况调研,广泛收集研究生同学建议并反馈到日常工作中。
冯伟讲话
无九年级主任王生进对无九年级学生基本情况进行了汇报。王生进介绍了无九年级的学业状况和学风建设,指出建立学习交流群和资料库、小班辅导等各种形式的学风建设活动对于学业的促进作用,充分肯定了无九年级同学在文化体育、科研竞赛、社工志愿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强调下一步工作将重点关注学生必修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探索对后进生促进的互动方法,进行职业规划调研统计,为学生提供保研、出国、实习等多方面的信息和帮助。
王生进讲话
导师代表李洪分享了课程思政的思考。李洪表示课程思政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相结合是课程思政的主要问题。李洪以《统计信号处理》课程为例,分享了自己在课程讲解中的经验。凝练以国家重大需求为背景、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教学案例,透过国家重大需求背后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将科研工作、人生发展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思政育人的效果。
李洪讲话
清华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蕉对清华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思路进行了解读,从课程思政的政策背景引入,详细梳理了“四级联动”的方案总揽和”一院一策、一师一档”的重点举措。李蕉表示,院系协同规划,教师“揭榜”创新,实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同时,要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践、作业论文等各环节,做到“课程好、思政巧”。
李蕉讲话
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兰旻对学校导学思政工作规划进行了梳理。兰旻分析了研究生学情与导学现状,重点介绍了清华大学在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举措和思想工作教育成效,强调要深刻把握研究生教育规律,开拓思政教育新空间,探索导学思政理论内涵,拓展学术互动场景,通过党建引领、师生共同实践、师门集体建设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的学术交流、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兰旻讲话
学生代表王天宇探讨了学生思政工作对研究生成长的促进作用。王天宇提出要以多元化手段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研究生骨干的培养,以特色活动为抓手,因势利导开展“沉浸式”思政教育。针对带班助理的工作,王天宇表示要重视在带班过程中与同学深入接触的机会,找准出发点、把握着重点、抓好落脚点,实现工作任务集约化、特色活动常态化、建设举措创新化。
王天宇讲话
大会就“党团活动中的思政”、“课题组中的思政”、“教学工作中的思政”和“实践就业中的思政”四个议题开展了充分、热烈的小组讨论,并对讨论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
“党团活动中的思政”小组分析了在组织党团思政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要围绕思想建设主阵地进一步加强思政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针对性的引导支持和资源匹配,解决思政工作和同学需求的夹角,提升学生党团思政活动实效。“课题组中的思政”小组讨论了课题组在导学思政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导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关怀和全方位引导,在学生入学和毕业等困惑期给予支持,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政育人。“教学工作中的思政”小组针对如何将思政有机融入工科课程展开了讨论,提出要通过多种形式增加前沿扩展内容,在言传身教中加深同学们的专业认同感,通过讲解科学史和科研前辈的事迹等方式向同学们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实践就业中的思政”小组重点研讨了实践就业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提出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毕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做好院系支持与导师引导,依托系里综合育人基地开展常态化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优秀系友就业分享。
各组总结汇报
最后,系党委书记金德鹏对大会进行总结。金德鹏指出,思政工作的各层次之间要同向同行、协同发力,要将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计划、学生需求相统一,导师应注重言传身教,抓住学生关心的重点和学生发展的关键节点,全程全方位发挥育人实效。在未来的工作中,要继续就当下的问题在教师支部、研究所会议内开展专题研讨、经验交流会,探讨导学思政的具体方式,整理并推行好的案例做法,增强教师投入思政工作的积极性和认可度,推进导学思政工作的落实与创新。
金德鹏讲话
此次会议精彩圆满,不仅对我系现有的课程思政与导学思政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还提出了很多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