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子新闻

清华电子系70周年系庆《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专刊即将发布

发布时间:2022-04-03 点击数:

为庆祝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建系70周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联合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推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70周年系庆专刊。

该系庆专刊集中报道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及其系友近年来在变革性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的重要成果。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专刊共收录了8篇论文,涵盖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所属两个一级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的主要研究领域。

论文简介

01

清华大学陈文华教授、冯正和教授等撰写的论文《功放数字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从数字预失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出发,回顾了数字预失真技术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目前数字预失真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为今后的数字预失真技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02

杜克大学陈怡然教授等撰写的论文《神经网络加速器架构概述》,聚焦于神经网络加速器架构,总结了典型的神经网络加速器架构设计,在分析计算单元、数据流控制、所加速的不同神经网路的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新兴计算平台上设计加速器的特点,并展望了神经网络加速器的未来。

03

浙江大学尹勋钊教授等撰写的论文《存算一体电路与跨层次协同设计优化:从SRAM到铁电晶体管》,聚焦契合存算一体技术的存储器件电路,概述了基于传统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和新型非易失存储器件代表铁电晶体管的存算一体电路,并从器件、架构芯片、算法应用等层次讨论了存算一体电路的跨层次协同设计优化方法。

04

北京交通大学艾渤教授等撰写的论文《面向B5G/6G大规模机器通信系统新型多址技术研究进展》,聚焦于B5G及6G大规模机器通信系统的新型多址技术,综述了大规模机器通信的特点及现有多址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串联扩频多址技术可灵活兼顾大规模机器通信的多种性能需求,对串联扩频多址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展望

05

清华大学李洪副教授、陆明泉教授等撰写的论文《一种面向商用接收机的GNSS欺骗干扰源测向方法》,着眼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应用安全,对商用接收机反欺骗技术开展研究,提出一种面向商用接收机的GNSS欺骗干扰源测向方法,利用多普勒观测量和钟漂信息构造的双差观测量实现GNSS欺骗干扰源测向。

06

清华大学李学清副教授、杨华中教授等撰写的论文《高速电流舵数模转换器减小时序失配的方法》,针对电流舵数模转换器的时序失配问题,提出一种通过改变时钟树连接方式减小时钟延时失配的方法,以及一种综合考虑梯度失配与随机失配的联合设计方法,大幅提升高速数模转换器的动态范围。

07

清华大学杨健教授与博士生王洪淼等撰写的论文《基于Wishart梯度和SIFT方法的极化SAR图像配准》,针对基于多幅极化SAR图像融合的遥感系统中典型图像配准预处理方法不能利用目标极化信息的问题,提出新型Wishart-SIFT配准方法,充分利用SAR图像目标极化信息,提升系统配准精度和稳定性。

08

电子科技大学周强教授等撰写的论文《非平衡光纤干涉仪的相位稳定方法研究》,在光量子信息技术的关键器件非平衡光纤干涉仪上取得技术进展,验证了一种基于弱相干参考光结合单光子探测技术的反馈控制方案,实现了相位抖动小、干涉条纹可见度高的非平衡光纤干涉仪。


特约编辑

周炳琨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建华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罗毅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希勤

清华大学校长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前系主任

黄翊东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前系主任

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汪玉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金德鹏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系党委书记


专刊将于《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22年第4期正式出版,敬请关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