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子新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70周年系庆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04-29 点击数:

4月22日至23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70周年系庆学术论坛”在北京同方科技广场举行。清华大学电子系党委书记金德鹏、系主任汪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科带头人、清华大学电子系教授陆建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学科带头人、清华大学电子系教授罗毅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兄弟院校和微软亚洲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华为云等兄弟单位的数十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作学术报告。

金德鹏对各位专家学者的支持表示感谢。70年来,电子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952年,清华大学电子系建立,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研发了包括电视发射台等在内的很多关键技术和设备。文革后,电子系重回清华园,开始奋起直追以弥补电子信息学科发展落后的局面。如今,电子系正处于多元发展之中。电子系的教师们不懈奋斗,努力推动学科发展水平从追赶走向并行和部分领先。在未来,电子信息学科该如何发展?金德鹏提出,面对当今世界大国竞争的态势,电子系有责任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思考这个问题,并和兄弟院校的学者专家们一起为国家的发展奉献力量。金德鹏表示,电子系希望以学科论坛为起点,与同侪一起推动学科建设,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金德鹏致辞

汪玉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提出,在过去70年的光辉岁月里,电子系走过了艰苦创业、自立自强、提高发展、创新引领的发展历程。在过去十年中,在各兄弟院校及单位的鼎力支持下,电子系在学生培养、青年人才引进、科研水平上都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截止2021年底,电子系共引进优秀青年教师18人,均入选国家级人才或青年人才项目,逐步形成了学术导向、追求卓越的人才氛围;陆建华教授和罗毅教授分别入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十年来,电子系新增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其中电子系牵头6项。汪玉表示,展望未来,电子系将与各兄弟院校加强紧密合作,为构建世界顶尖学科而努力,为祖国发展做贡献。

汪玉致辞

陆建华给了与会的学者三点建议。一是要关注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基础性。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回溯源头,发挥创造性思维,思考信息通信的基础问题。二是要关注信息与通信工程的系统性。单项技术创新必须服从系统性创新的需要,否则很可能会被束之高阁。三是要关注信息与通信工程的战略性。眼下,移动通信技术正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社会,已经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在未来,国家的科学技术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治理体系建设,都离不开信息通信技术。陆建华期待,本次论坛能就针对重要需求、突破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陆建华致辞

罗毅从三个方面对青年教师作出分享。第一,要秉持电子系的传统、坚守清华人的使命。清华大学电子系历来是“干活的,做东西的,拿得出成果的”。目前,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此基础上,以电子系为代表的各个行业对硬核科技产品的创造力尤为重要。第二,近些年来,国内各兄弟院校发展进步迅速,电子系要秉承包容谦虚的态度,与兄弟院校加强交流学习,“众人拾柴火焰高”,共同为学科建设、国家进步作出贡献。第三,罗毅鼓励青年教师,希望他们能肩负重任,在未来十年引领电子系更上一层楼,对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罗毅致辞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70周年系庆学术论坛”由清华大学电子系主办,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京晋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协办,按照学科分为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分论坛,旨在促进电子信息领域学术交流与前沿探讨,重点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我国电子信息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讨电子信息未来技术趋势和发展方向,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信息与通信工程分论坛针对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重要需求和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参会学者专家分别以分数域信号与信息处理及其应用,带宽与集成驱动的光纤通信,6G赋能智能高铁,通信基站组网的低空目标协同探测方法,通信与计算、AI、感知和安全的一体融合,空间感知通信系统与挑战性问题,面向6G的信道测量与建模,视频编码的未来之路,微波成像感知技术发展,海洋水下通探一体,多媒体取证与深度学习、绽放AI的产业和科学价值、从图像理解到人工智能大模型、先验知识驱动的视觉导航、跨模态通信理论与关键技术、面向城市复杂环境的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通往沉浸式媒体体验之路、先进的干涉星载成像雷达、短波通信超导滤波器研究及空间应用等为题进行分享。

电子科学与技术分论坛的讨论着眼于电子信息未来技术的趋势和发展方向。参会学者专家分别就面向嵌入式应用与新计算范式的新型存储技术,基于自旋存储的高性能存算芯片技术,大芯片和多芯体系结构,IGZO器件DRAM存储器研究进展,太赫兹片上系统及应用,光电纳米材料与器件,集成成像光场3D显示技术,面向6G的可见光通信,微波光子雷达技术,十四五器件-电路-系统,氮化镓微波功率器件,微波集成电路与EDA发展,面向5G、6G应用的反射和透射阵列技术,太赫兹二极管、关键技术及其系统应用,新型电磁隐身与调控,传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硅基射频毫米波频率源芯片设计,氧化镓半导体及其应用,SRAM存内计算技术等主题进行了探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