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子新闻

【第26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召开新学科和专业设置下的本研贯通课程体系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2-11-16 点击数:

2022年10月29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新学科和专业设置下的本研贯通课程体系研讨会”在电子工程系馆召开。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池保勇、柔性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雪、电机系学术委员会委员袁建生、工物系教授孟萃作为嘉宾出席。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黄翊东,电子系主任汪玉、系党委书记沈渊、副系主任吴及和李懋坤、系党委副书记李冬梅和刘一民、学位分委员会主席杨华中、系学术委员会主席郝智彪及电子系相关学科部分教师参会。会议由李懋坤主持。

图片

会议现场

沈渊首先对本次研讨会背景做了简要介绍。在电子系宽口径厚基础的本科生十门核心课体系之上,研究生专业发展方向呈现多元化的形势,面对电子信息专业与其他学科渗透交叉的发展趋势,电子系需要在新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下更好地开展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本次主要研讨两项内容:一是“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的发展、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方面的规划和调整;二是面向电磁信息的方向,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学科规划。

图片

沈渊讲话

电子系电路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学科建设牵头人刘勇攀首先对课程体系规划情况进行了汇报。通过对国外名校、国内兄弟院校以及校内院系充分调研,刘勇攀指出微电子学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石,支撑着其他方向发展,并对电子系在微电子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机遇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介绍了微电子学科课程的梳理与教学体系建设进展,并提出了调整思路。刘勇攀强调,建设好微电子学科,需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并需要院系合作,打通培养环节。

池保勇从集成电路学院对人才培养的成效要求展开分享,介绍了集成电路学院的课程体系修订思路,即形成以集成电路制造与设计为中心,核心课为基础,构建从底层材料与器件到上层芯片与系统应用的完整知识体系,完成学生对集成电路完备产业链的学习。随后,与会专家对于工艺平台与实验设计等课程的实施与条件进行了讨论。

图片图片

刘勇攀、池保勇讲话

黄翊东强调面向微电子学科的人才培养中,要明确培养目标,突出重点,重视基础。尤其是本研贯通培养过程中,本科阶段需要打好理论基础。

冯雪对黄翊东的建议表示赞同。他表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打通基础之上,如何使学生完成专业由下而上的迁移,构建体系架构显得格外重要,能起到连接相关专业课的微电子和固体电子学的课程设置非常关键。杨华中强调了加强微电子工艺和器件的学习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与会专家也对“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图片图片

冯雪、杨华中讲话

刘一民代表论证组,进行了题为“电磁信息方向的课程建设”的报告。他表示,电子信息行业面临诸多挑战,电磁频谱资源同样面临严峻的瓶颈与挑战。研究对象单一、研究问题单向、研究方法尚未理清正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共性问题,如何突破三种局限是该学科的研究热点。刘一民介绍了该学科基础研究架构的思考方向,探讨了如何建立相关课程体系,和通过研教融合放大人才培养成效的思路。

孟萃以《电磁环境效应课程体系建设》为题进行了分享。她首先对自身研究领域和相关课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强调课程的设置需要引导学生将专业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融合贯通。随后,孟萃对该专业方向的现状与挑战进行了阐述,指出电磁兼容、电磁环境效应问题存在于各个层级,并分享了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她表示,电磁相关专业的学生面临着需求与供给不对等,需探索调整电磁基础课程的规划与安排。

图片图片

刘一民、孟萃讲话

与会专家针对电磁信息方向教学体系进行了充分讨论。袁建生结合自己目前的研究内容指出,电磁场基础课程应该为日后的电磁场数值计算做基础,建立基本思路对于日后的工作学习极其重要,他表示,学科建设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炼出重要的基础知识给予学生。

微波与天线研究所教授冯正和围绕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关系,指出电磁空间虽然具有确定性,但要处理的对象往往是不确定性的,而类似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元宇宙的概念也会为电磁空间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他表示充分结合电磁理论的三个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能够把电磁信息方向的研究发挥到极致的期望。

图片图片

袁建生、冯正和讲话

汪玉作研讨会总结。他表示,人才培养是清华大学的根本任务。电子系十四五规划的目标是培养世界一流的研究生,培养能够“找准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人才。电子系目前积极地在本科生核心课的知识体系基础上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专门的科研指导和产业实践条件,运用因材施教体系,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向科教融合、产研融合迁移,推进“本研贯通”“产学结合”。最后,汪玉提出,面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信息方向两个重要领域,应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优势,采用交叉融合的工作方式,积极推广教师兼聘以及具体课程体系设计落地,实现课程建设从点到面的突破。

图片

汪玉讲话

编辑|陶旋姿

审核|汪 玉 李冬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