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子新闻

电子系教授丁晓青当选计算机视觉专委会终身学术贡献学者

发布时间:2022-12-29 点击数:

近日,计算机视觉专委会(CCF-CV)年度工作会议顺利举办。会上公布了中国计算机学会评选的终身学术贡献学者、杰出成就学者、学术新锐学者、持久影响力工作和服务贡献学者等奖项。其中,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丁晓青当选中国计算机学会CCF-CV终身学术贡献学者。该奖项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评选,旨在表彰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研究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

她的当选理由是:长期从事智能图文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方面的研究。在模式识别信息熵理论指导下,对大规模复杂模式识别问题取得较突出的研究成果。

图片

丁晓青,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获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并留校任教。长期从事智能图文信息处理、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文字识别、生物特征识别、视频智能监控。发表论文近600篇,合作专著7本,获授权发明专利33项。她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2008、2003和1999年)、三等奖1次(1992年),以及多项省部级奖励。由于在多文种文字识别、人脸识别等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和贡献,被选为国际模式识别协会会士(IAPR Fellow)、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终身会士(IEEE Life Fellow)。她提出的“模式识别统一信息熵理论”对模式识别系统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她自上世纪80年代起开拓汉字和文档识别研究,率先突破汉字识别信息化的瓶颈,为汉字识别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带领课题组在文字和文档识别的各领域(印刷、手写、联机手写、中日韩蒙藏维哈柯阿文字文档识别)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TH-OCR系列成为世界知名的文字识别软件品牌,汉日韩文字识别核心授权微软公司在Office软件使用并全球推广。为自史至今的中日韩等多民族文档自动全信息数字化重构出版做出巨大贡献。2014年,首创实现维吾尔文无切分识别及维汉识别理解一体化系统,为维汉文字相互理解交流开辟了先进的数字化大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继而首创统一平台上多种文字(简繁汉、日、韩/朝、英、蒙、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阿拉伯)文档识别系统,对于促进互联网时代多种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2000年开始,她又将目光对准了刚刚兴起的生物特征身份认证研究,在人脸识别笔迹鉴别等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短短4年时间,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在FAT2004国际评测中以全部领先成绩获“人脸验证算法全面性能最优成就奖”,这标志着中国的科技发展在生物特征身份认证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沿。人脸识别技术在国际权威的FRVT2006人脸识别评测中获领先成绩,推动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TH-ID系列产品已大规模应用于安全领域,成功地进行了产业化推广,授权多家国内外港台地区(包括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芬兰、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等)著名公司使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极大增强了我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有效地推动了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图像内容检索和理解等学科的学术发展。典型应用有:人脸识别系统应用于深圳、珠海、北京、上海等出入境口岸的四百多条“旅客自助查验通道”,自2005年至今,旅客自助通关人数占总通关人数的50%以上,通过率高达98%,大幅度提高了旅客通关速度,成为世界人脸识别技术大规模成功应用的一个重要范例。

对于获此荣誉,丁晓青教授反复强调,这是集体的荣誉,不是仅属于某一个人的,是智能图文信息处理研究室全体成员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共同取得的成绩,从理论到方法,到研制产品,最终付诸实现,回报社会,我们一直在默默的坚持。

现在研究室仍然坚守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前沿,努力开拓健康识别方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非接触人体生理信号测量关键问题开展了跨学科交叉研究。借鉴信息科学技术在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客观化信号测量和解读方法,创新实现脉搏波、舌象、心电、及呼吸波四大识别引擎,努力让人工智能通过学习,能够像高明的中西医一样“看病”。同时采用电刺激、呼吸、音乐等手段的生物反馈技术,实现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提升专注力的目的。为实现实时、无创、精准、客观化身体健康测量与调节的目标不断奋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