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电子系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围绕专题三“增强使命担当,开拓发展新局”开展集中学习研讨。该学习研讨由电子系党委书记沈渊主持。

读书班现场
首先,沈渊传达了专题三“增强使命担当,开拓发展新局”的学习要求。他强调,第一是要全面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即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第二是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格局性变化。他提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强国指数目前居全球 23 位,相比十年前上升了 26 位,这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正确性。沈渊表示,新时代新征程的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部署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等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发挥龙头作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应作为重中之重。电子系要奋力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最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随后,与会人员观看短片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沈渊总结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征程关键节点发表重要讲话,是对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鼓舞和鞭策。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需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电子系在此过程中担负着人才培养和重大科技突破的重任,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就每个方面而言,不论是做好教育数字化、个性化培养、提高师生全球胜任力,还是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与评价体制改革,都需要聚焦新形势下的挑战与困境,让讨论有后续、落实处。

沈渊主持会议
会前,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进行了拆书学习(每人针对其中一部分进行重点发言),会上成员们围绕学习心得展开交流讨论。电子系教授郝智彪、电子系副教授刘一民、电子系教授吴及、电子系副教授李懋坤、电子系教授黄翊东依次做重点发言。
郝智彪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切入展开分享,提出了对教育科技改革的思考。郝智彪认为,高校改革发展,重点是能够促进三个“第一”更好地结合,归根到底,是要能够促进育人的根本任务。高校除了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的直接产出,更核心的产出是那些在面向前沿基础研究、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的具备过硬能力的高水平人才。

郝智彪做线上分享
刘一民介绍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学习体会,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治国的系统性论述,重点解释了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制最根本的保证;应体系化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坚持依宪治国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首要地位;以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具体要求。刘一民建议,在学习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电子系也应该将前期学科建设、行政等方面经验办法形成制度,为我系的长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刘一民分享
吴及在学习材料中重点关注了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五个方面,他提到了通过完善分配制度和促进就业来增进民生福祉、国家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人民健康的关注。然后在关于增强使命担当,他强调了人才培养,以及积极面对研究挑战的重要性。吴及分享了自己和同学们相处的经历,强调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书育人的责任。他认为我国在快速进步的同时必然会存在短板和不足,世界发展变局对科研发展和交流协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呼吁加强基础工作,迎头赶上,以创新和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吴及分享
李懋坤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主题展开讨论。他联系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经历,认为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才能作为全球公民的身份和责任感。另一方面,教师科研工作也应具备国际视野,与国际同行探索前沿学术问题,把前沿科技应用于解决国家重大需求。

李懋坤分享
黄翊东就“坚持和强加党的全面领导”主题展开讨论,并对目前电子系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她提到电子信息产业在目前和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承载着和其他产业融合,推动国家发展的特殊使命。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黄翊东表示有必要,更有义务探讨新模式如何能够顺利推进并真正落地。

黄翊东分享
最后,沈渊对本次学习研讨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支部的主题教育具体任务进行了部署。
供稿|电子系机关办公室
编辑 | 陶旋姿
审核 | 汪 玉 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