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子新闻

报考 | 电子系本科生因材施教项目:“未来通信”方向

发布时间:2023-06-25 点击数:


在过去几十年中,通信和感知技术的演进升级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与技术的发展,为各国的经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前,以5G网络、北斗导航系统等国之重器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与感知大系统,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未来,随着国家和社会需求的进一步提升,未来通信与感知技术将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催生全新的应用场景,从而改变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


5G与智慧城市

北斗卫星全球组网


培养方案



“未来通信”因材施教项目针对通信与感知领域系统庞大复杂、难以深入理解的问题,为学生配备学术导师和国家实验室/头部企业双导师,通过校企联合讲座、培养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5G网络、北斗导航等国之重器大系统。现有合作单位包括:中移动、华为、中兴、中电科、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在第一阶段(大二),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组队完成一整套通信子系统或软件协议设计,覆盖从选题、论证、设计,到系统实现、测试、应用等全流程。进入第二阶段(大三)后,学生将在导师指导下组队参加知名5G+及相关创业创新大赛等,推动部分技术落地;并在相关领域顶刊、顶会上发表高水平论文。项目将结合国家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的各项活动,向学生提供与通信、射频、导航、雷达等领域专家/学长面对面交流机会。项目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前沿技术发展,培养未来通信网络拔尖人才。


年级

时间

计划

具体程序及要求

大一上

期中后

完成招生

大一20人

寒假

头部企业/国家实验室参观


大一下

学期中

与通信、微波、信检三个研究所的课题组进行交流

校企联合讲座

头部企业/国家实验室参观

通过与各所课题组交流,确定学术导师

讲座活动每学期至少参加两次

头部企业/国家实验室参观要求参加

暑假

头部企业/国家实验室参观


大二上

学期初

进入课题组

完成导师学生双向选择,进入课题组

学期中

完成组队

完成系统设计的选题、论证和设计

校企联合讲座

头部企业/国家实验室参观

讲座活动每学期至少参加两次

头部企业/国家实验室参观要求参加

寒假

头部企业/国家实验室参观


大二下

学期初

配备企业导师

配备企业导师,与企业导师(组)进行交流

学期中

进行系统设计的系统实现、测试、应用设计

校企联合讲座

头部企业/国家实验室交流

讲座活动每学期至少参加两次

头部企业/国家实验室交流要求参加

暑假

完成系统设计的系统实现、测试、应用设计

国家实验室/头部企业交流

组织成果汇报展示会,各设计小组对所设计系统进行讲解和展示

大三上

学期中

5G+及相关创业创新大赛

国家实验室/头部企业交流

学术交流至少两次

寒假

国家实验室/头部企业交流


大三下

学期中

5G+及相关创业创新大赛

创新赛大三学年至少参加一次

暑假

海外研修/企业实习

5周,明确具体的目标与预期成果

大四

大四上

5G+及相关创业创新大赛成果展示


汇报+展示,开放活动

大四下

毕设

国家实验室/企业研究院导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前沿的科研成果

未来通信因材施教项目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通信研究所、微波与天线研究所和信息系统研究所联合设置,各所研究团队在相关领域近年来获得了一系列世界级的科研成果

空天互联网:电子系在空天领域的实



下一代通信技术:实现万物互联,数据互


北斗导航:攻克若干卡脖子


微波与天线:引领民用和国防领域需求,在国内外广泛应


丰富的学术资源

 未来通信方向开门学术活动



未来通信方向名家讲座活动



第一届“未来通信”方向班级于本学期成立,已开展了同学们与三位研究所所长的见面交流会、参与“水下通信网络技术”学术论坛、校庆学术论坛(信息与通信工程分论坛)、“未来通信”方向导师见面会等多次活动。

所长见面会

通信、微波、信检三位所长为同学们介绍三个研究所的科研和各课题组老师情况

为同学们确定双导师机制中的学术导师做准备。



通信研究所无线通信创新中心开门学术活动,

未来通信班同学与水下通信网络技术领域的学界与产业界专家现场学习交流。


校庆学术论坛(信息与通信工程分论坛):

邀请信息与通信领域国内最前沿、最权威的资深专家介绍通信、网络、感知领域的现状和未来。


未来通信导师见面会:邀请通信、微波、信检三个研究所的近20位导师与
同学们面对面座谈。陆建华院士也参加了见面会、给同学们上了一节生动的
如何做好科研的启蒙课。

学生代表感悟

虽然未来通信因材施教班级刚成立不久,同学们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这是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在项目中或许可以遇到启迪自己智慧、传授专业知识的老师,遇到愿意分享经验、帮助我们理解专业的学长学姐,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此外,在类似的活动中也能尽早丰富自己对于朦胧中喜爱专业的专业认知,为以后确定自己的未来研究方向做好更充足的准备,同时能使个人站在更高的视角上统筹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让自己生活的更有规划。

“在与系里研究通信领域的教授交谈过程中,我对信号处理、精度、抗干扰等词萌发莫名的兴趣,因此想要早日接触学习这些概念。得知通信对于数学物理要求较高时,我跃跃欲试,私以为对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的兴趣加持之下,或许我对通信专业的热情更加持久。

“激发我报名参加未来通信项目的一大因素便是对未来通信改善人类社会生活方式、万物互联的憧憬。我有幸在自己明事理、青春气盛的阶段亲身经历了信息社会由4G迈向5G的全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切实感受到了5G相较4G的诸多优势,不免心生对更高级信息社会的热切盼望,也希望自己能为推动改善信息社会进步作出小小的贡献。”



未来通信:国之重器大系统

“未来通信因材施教计划期待更多拔尖学生的加入。

清华大学在等你!

电子工程系在等你!集成电路在等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