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子新闻

新闻 | 2023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新教师、新干部培训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3-10-24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清华大学党委关于加强“十四五”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精神,积极探索新教师、新干部培训新路径,10月14日-16日,电子工程系党委依托二级党校开展新教师、新干部培训。本次培训在成都、绵阳两地举行,开展了科创企业及孵化平台参观、校友论坛、青年教师学术交流会、探访清华绵阳分校旧址等活动。

10月14日,电子系党委委员邓北星及新教师、新干部一行访问了成都高投芯未半导体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成都高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设立,法人为电子系系友胡强。在该公司,电子系一行深入生产一线,实地参观了其8英寸超薄IGBT特色背面晶圆生产线以及高功率半导体集成封装生产线,对公司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能力有了直观深入的了解。同时,他们也详细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不同产品领域的创新与突破,为各位老师未来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电子系一行了解高投芯未发展历程

电子系一行还考察了芯华创新中心。该中心由成都高新区和电子系共同支持下成立,围绕高新区重点产业,聚焦第三代半导体、高端芯片设计等方向,以功率半导体相关产线为抓手,为清华大学成果转化提供载体、公共技术平台和产业投资等服务。中心负责人首先详细介绍了芯华创新中心的历史沿革、组织架构、运营模式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入驻芯华创新中心的优秀企业以及它们的创新方向和业务领域,这些成功企业的案例给电子系的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为教师们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转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图片

芯华创新中心负责人介绍入驻企业情况


15日上午,电子系党委书记沈渊、系主任汪玉一行参加了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联合主办的“清华大学电力电子研讨会暨校友论坛”。论坛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推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汪玉就电子系近期的工作进展作报告,并提出电子系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第一”的要求,继续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他表示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越发重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希望在成都这座活跃的城市,构建良好的电力电子产业生态,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祖国的电力电子发展作贡献。

通过参加本次校友论坛,各位老师不但了解了更多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前沿成果,更对于电力电子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实际需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各位老师今后的科研方向提供了新的视角。

图片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15日下午,电子系党委书记沈渊、系主任汪玉一行访问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电子学院),首先参观了电子科大校史馆、工程中心和集成攻关大平台,随后双方进行了青年教师学术交流会和工作研讨会。电子学院院长李斌、常务副院长陆海鹏等学院领导和部分青年教师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图片

电子系一行参观电子科大校史馆

青年教师学术交流会由陆海鹏常务副院长主持,陆海鹏对清华大学电子系一行表示欢迎,并作本次活动的情况介绍。他表示,前期电子科大电子学院代表团访问清华电子系,收获颇丰。本次清华电子系回访,并开展电子学科青年教师学术交流活动,使双方的友谊更加深厚,交流合作的步伐迈上新的台阶。随后双方教师代表分别作学术报告,现场参会人员踊跃提问、气氛十分活跃。该活动促进了全国高校电子学科间的交流学习,使各位老师学习了电子科大的先进工作经验,共同发展进步。

图片

青年学者论坛活动参会代表合影


16日上午,电子系党委书记沈渊一行访问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信通学院),开展青年教师交流会和工作研讨会,并参观了本科国家教学实验室。信通学院党委书记冷甦鹏等学院领导和部分青年教师代表参加本次活动。双方就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校友工作等方面分享了近年来的经验,围绕如何突出信通学科优势、如何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如何建设学科发展体系、博士后和青年教师培养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该活动开拓了各位教师的视野,使各位老师对于科研、教学和自身发展等方面有了新的思路。

图片

信通学院交流现场

图片

信通学院交流代表合影

16日下午,电子系党委书记沈渊一行前往西南科技大学,探寻清华绵阳分校旧址,随后参观西南科大校史馆,并与西南科大副校长尚丽平、党办主任、统战部部长王姮、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知贵、院长张华等校院领导和青年教师代表交流座谈。双方就博士联合培养、项目联合攻关以及双方常态化互访等议题展开讨论。与会老师纷纷表示,此类交流活动,有助于加强两校之间的了解与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图片

电子系一行在清华绵阳分校旧址了解当年情况

电子系的张卫强、姚权铭、王寰东、郭辰仪四位老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科研情况。他们详细阐述了各自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团队等方面。在与西南科技大学教师展开的深入交流中,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研究话题进行了探讨和分享,互相学习借鉴,进一步拓宽了两校在科研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本次参观,使各位老师更加了解了电子系过去的历史,有助于他们赓续血脉,继承电子系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结语:

青年强则国强。清水河畔,报告厅内,青年教师们思想的交流亦是对电子信息学科发展的深度探讨,他们是学生的榜样。

两弹之城绵阳,见证了新中国核事业的发展。涪水之滨,留下了电子系创业维艰、筚路蓝缕的印记,代代电子人承前辈之志,怀拓取之心,以实际行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清华力量!


培训感想

李淼:成电的老师们长期投身于面向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中,当我国最先进的战斗机低空掠过,产生巨大的轰鸣声时,他们可以笑着的指向天空,说上面搭载了我们的成果,这一点给了我巨大的震撼,体会到了他们强烈的自豪感。“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是我这次参观学习最大的体会。

郭辰仪:这次参观交流活动,学习和了解了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科技大学,两所院校的师生们身处我国的战略大后方,承接并完成了一项项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攻关项目,同时在量子计算、芯片制造等前沿领域也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这次交流活动不仅令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我国的科技创新前景充满了信心,希望在今后的科研中能跟两所兄弟院校的团队有合作的机会,共同参与到国家的关键科研攻关中。

姚权铭:本次参观,从电子科大的抗磁材料研发历史中,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国家的重大问题,怎么做科研是解决国家的重大需求。在清华更应该立足前沿国际研究成果,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推动智能产业升级。

邓舒文:此去西南科技大学,看到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时期的电子系前辈们用一砖一瓦搭建的校舍,历经岁月的洗礼和地震的考验仍然稳固坚实。透过瓦墙,让我感受到前辈们所传递出来的艰苦时期仍然不忘使命、科教兴邦的力量。希望自己能秉承这份精神,尽自己绵薄之力,为祖国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余金城:2012年入学的时候,美丽庄严的电子工程馆刚刚启用,让人自豪。当年了解到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的历史,被先辈们从“干打垒”建造校舍的艰苦奋斗精神深深打动,但是也会有疑问:“为什么艰苦创业就选了电子系?”。这次赴电子科大和西南科技大学习,终于解开了多年疑惑,在四川的艰苦创业正是体现了国家学校对电子系的重视,面向国家需求,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电子系也不负众望,不断赓续奋斗精神,屡创辉煌。在当前新的时代环境下,我们为国家社会贡献力量正当其时。

王寰东:离开四川,回想起在电子科大的参观和绵阳分校的清华楼,仿佛50年前老一辈清华人的身影和现在校园里的莘莘学子重合在了一起,一幅幅画面总会唤起记忆深处的感动,是每一次看《马兰花开》时的起立鼓掌,是国庆前夜看《我和我的祖国》后的彻夜难眠,在为了日子房子票子忙忙碌碌许久之后,总需要这么一个契机,洗涤心灵,回想一下当年的雄心壮志。虽然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再也没有说出那一句为国为民,但还是由衷敬佩这些将祖国扛在肩上的人。回程的飞机上在放《万里归途》,即使是宗大伟,面对枪口时,最先想到的还是回家过年,但真到了抉择的那一刻,扣动扳机的手是那样的义无反顾。哪有那么多英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应该我们是大多数人最能表达爱国之情的方式,但也正是因为做好了本职工作,清华的先辈,成电的师生,才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感动。明天也许依旧平凡,上课开会做实验,只是这份感动会时刻提醒我,做好手头的每一份工作,就是将祖国扛在肩上。

尹国栋:无论是本科生入学还是研究生入学,每次听系里的各位老师讲述系史,他们总会重点讲述当年在绵阳分校的光辉岁月。这次学习之旅,终于亲眼见到了当年电子系师生亲手盖起的教学楼和宿舍,也重温了他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三线建设的奋斗历程。我由衷地为现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感到骄傲与自豪,也更感到自己的责任,要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要努力担当,接续前行,完成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

连振凯:系校友欢聚一堂,聚焦电力电子行业,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牵引,于合作中谋发展,清华人携手同行。

供稿|电子系机关办公室

编辑|陶旋姿

审核|汪 玉 李冬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