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子新闻

两会之声|陆建华: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评估机制

发布时间:2024-03-11 点击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陆建华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正式进入中央文件,再到全面阐释“新质生产力”,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创性概念,是党中央面向全球经济新趋势和新一轮科技革命新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提出的新命题、标明的新航向,凝聚了我们党领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邃理论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深刻认识其概念、内涵、要义,准确研判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变化态势,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估机制,不断增强发展的“底色”和“成色”。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评估谋划布局的系统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强调主动前瞻谋划布局,加速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评估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部署是否做到前瞻性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以更高标准更高站位制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是否做到全局性谋划,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要素保障体系;是否做到战略性布局,优化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培育计划和未来产业加速孵化计划。

二是评估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评估准则,并贯穿于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全过程。重点评估相关产业发展是否有利于推动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统筹各类生产要素推动协调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与绿色低碳实现良性互动,有利于打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开放格局,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三是评估任务部署的关键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新技术、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进行评估,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评估相关任务和产业部署是否能够做优做强优势产业,解决传统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否能够延链补链新兴产业和新型基础设施,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例如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是否能够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在技术路线、底层逻辑、标准体系、经营思路等方面加快探索实践,为未来发展提供创新源泉。

来源|清华新闻网

审核|汪 玉 李冬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