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2024年毕业典礼
研究生代表发言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生代表
齐涛
2024年6月3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2024届博士毕业生齐涛,很荣幸能够在毕业典礼上和大家共同回顾我们在电子系学习生活的几年时光。
岁月匆匆,毕业将至。清华园还是昨日的清华园,但即将离开这里的我们,看电子工程馆、看大礼堂、看紫荆食堂,看校园里的每一寸,都有种格外的眷恋。如今,无论是科研的磨砺,还是人生的历练,都让我们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学业生涯中,成长成为不一样的自己。人生无法驻足,如果说在时光的长河里总要留下什么,那或许就是一些思考吧。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我在读博期间的三点感悟,以此为我的博士生涯做结:
第一,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犹记得荀子在《劝学》篇所写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科研,抑或人生,匆匆赶路的我们总是望见远处高耸的山峰,焦虑何时才能达到山顶。在学习和科研之中,也许会焦虑在一门课程中还要投入多少时间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也许会焦虑还需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完成一个科研项目,也许还会焦虑还需要再做多少提升才能让学术论文能够顺利发表。但通往成功的道路,实际是由我们脚下的每一步垒起来的。就像电子系的开拓者之一吴佑寿院士,自1950年代无线电工程系创建以来,全面负责并参与相关学科的创建工作,带领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科研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地努力与奋斗,不断攻克难关,实现了中国数字通信领域从无到有的创立。那么多优秀的前辈的经验告诉我们,迷茫之时,就行动吧,走好眼前的道路,在路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去成长、去进步,远处的山巅也自然会向我们走来。
第二,构建自己的人生叙事。2024年,国际局势、行业形势仍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个人命运也总是随着时代起起伏伏。而我们,则是在这样的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做出了自己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次选择,即将完成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从上学读书到工作的身份转变。虽然一些同学会坚定自己的选择,但更多的同学可能在这样的身份转变和选择过程中充满了迷茫,到现在也无法评估自己的选择能否经得起时代变化的考验。但我想说,我们应以不变应万变,不被外界的风吹草动与嘈杂所裹胁,构建起自己的人生叙事。暴风将至,我们可以先守好自己的一方安宁;风雨来临,我们可以向下沉潜。人生是一个随机过程,不论过往有何得失,我们都无需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做出过的选择过多的纠结,重要的是如何以这些作为条件,去优化自己的未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路纵然曲折,但我们仍可以像苍天运行一样,刚健不已,百折而不回。
第三,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果说校训的前一句是希望我们效法“天”的刚健,那后一句便是期望我们效法“地”的柔顺,心胸广阔、济世大爱;虚怀若谷、志存高远。虽然今年毕业的兄弟姐妹各自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前往了祖国的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行业。但是,无论我们未来在什么岗位,在守好自己一方天地的同时,将家国情怀植根于心,把个人意识和民族尊严连在一起,把个人意愿和时代责任连在一起,把个人奋斗和集体努力连在一起,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命运连在一起。只要能坚定的持有肩负起新时代发展重任的信念,即将步入社会的清华学子,无论到祖国何处去,都将成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栋梁之材。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这既是博士生涯的总结,也是今后道路铭记的格言。在此,我真诚感谢几年来每一位老师、同学、朋友、校友对我们的指导、关心与帮助,也由衷祝愿每一位毕业生同学,可以拥抱广阔的人生,在未来绽放无限可能。
谢谢大家!
排版&编辑|陈瑞丰
责编|陶旋姿
审核|汪 玉 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