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2024年毕业典礼
本科生代表发言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生代表
李智毅
2024年6月30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无01班的李智毅,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回望大学四年的成长和收获,为我们的本科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四年前的自己,刚来到清华园的样子。那时的我们满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既紧张又期待。在这四年间,我们目睹了学堂路上自行车的大堵车,经历了军训中突然下起的冰雹;我们度过了清华110周年校庆和电子系70周年系庆,也经历了疫情严峻时守望相助的日子;我们完成了万花筒、连连看、流水线,我们也站在毕业论文答辩的讲台上汇报了自己的项目工作。在即将毕业之际,我们不妨停下脚步,回望过去四年的成长与收获,然后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向我们人生的下一站启程。
“无限可能、无限未来”,作为电子人,我们的信条便是不断尝试与探索,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记得刚入学时的一个傍晚,我在紫操路边被几位同学拦下采访,他们问我觉得大学生活和高中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我说,不像高中只为高考而努力,大学让我觉得分外迷茫,一方面感觉做什么都可以,另一方面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规划自己未来的方向。其实,清华园就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我们在这里可以探索属于自己的角色:也许是加入社团,组织筹划兴趣活动;也许是参加马杯,为集体赢得荣誉;也许是开展实践,调研社会发展;也许是尝试科研,初窥学术门径。记得在一次班级主题团日上,汪玉老师对我们说:“现在你们拥有充足的时间,要勇于尝试、敢于试错”。正是在一次次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和经历,更获得了敢于尝试、敢于迈出第一步的勇气,获得了开放包容、永远接纳新事物的心态。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轻言放弃、不半途而废,是我们一直秉持的精神。在四年的时光里,我们每个人可能都经历过某种低谷,也许是学业上的压力、社工上的困难,或是人际关系上的苦恼。我们或许曾面对着沉重的压力喘不过气,想在没有人的角落里大哭一场;但我们不会放弃,要是跌倒了,就再爬起来,仍然充满对于未来的希望。于是,经过一次次的训练,我们终于在东操上跑出了让自己满意的3000米;在不断尝试后,我们也AC了一道道初看时毫无头绪的OJ;当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学生节不得不临时延期时,我们也不曾懈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于来年春暖花开之际成功举办了学生节晚会。其实,成长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我们在最低谷之时仍不放弃,那些路途中的困难与挫折,都将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在我们大学四年的成长道路上,也有许多人一直在身边陪伴、鼓励着我们。有为我们传道授业的老师,他们以毕生所学为我们打开电子信息世界的大门,构建学科的知识体系,也引导我们探索未来的人生道路;有在背后始终默默支持我们的父母,他们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会一直鼓励我们的坚实后盾;也有和我们一起上课、一起玩、一起疯、一起恣意挥洒青春的同学们。我还记得和班上同学们一起在紫操闲聊夜话,一起在颐和园泛舟湖上,一起在男女生节展示才艺和厨艺。这些友谊是我们青春的见证、也是我们大学四年最珍贵的回忆。此刻,让我们再抬头看一看老师和亲友们,并向所有帮助、鼓励我们的人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让我们再看一看身边即将分别的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曾一起经历过的点点滴滴,并向他们说一句珍重,道一句再见。
同学们,大学四年即将结束,我们也将踏上未来的旅程。一路走来,我们收获了很多,有那份探索的精神、坚持的勇气,也有点点滴滴宝贵的回忆。愿我们能一直怀有激情和热血,勇于探索、坚持不懈,在各自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追逐梦想。愿我们能以自身所学,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前行,为国家和社会奉献出我们的力量。同学们,毕业虽至,但青春永在,让我们一起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向我们人生的下一站启程。
祝电子系0字班全体同学毕业快乐!谢谢大家。
排版&编辑|陈瑞丰
责编|陶旋姿
审核|汪 玉 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