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第五届电子系章毓晋图书奖颁奖仪式在电子工程馆举行。捐赠人章毓晋、系党委书记沈渊、党委副书记李冬梅、获奖图书作者代表等出席颁奖仪式。李冬梅主持仪式,并介绍了电子系章毓晋图书奖基金情况、奖项支持范围、和历年评选情况等内容。

颁奖仪式现场
沈渊首先回顾了章毓晋图书奖设立初衷。沈渊提出,章毓晋教授以个人稿费捐设专项基金,旨在表彰学术图书撰写领域的突出贡献者。将教学实践经验凝练为教材专著,既能为学生构建系统知识体系,亦能提升高校学术影响力。随后,他公布第五届获奖名单并指出,参评图书数量与质量逐年提升,从早期综述类、翻译类为主转向原创教材专著,彰显奖项的示范引领作用。沈渊表示,未来电子系将持续加强教材著作建设,鼓励教师将专业技术应用于行业实践的同时,以书籍为载体传承学术思想。最后,沈渊向章毓晋教授致谢并祝贺获奖教师。

沈渊讲话
章毓晋对电子系的支持表示感谢,向获奖作者表达祝贺。他回顾了自2019年起“电子系章毓晋图书奖”的设立情况,介绍了设立初衷、奖励对象、奖金来源、评奖规则、今后规划等。最后,章毓晋分享了一句爱因斯坦的名言与各位老师共勉,“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钱宁院士的翻译为“每天我都无数次地提醒我自己,我的内心的和外在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其他活着的和死去的人的劳动的基础上的。我必须竭尽全力,象我曾经得到的和正在得到的那样,作出同样的贡献”。英文原文和译文都刻在清华大学水利系旁的“地质之角”)。教育工作者也应心怀感恩,以知识回馈社会。

章毓晋发言
本次获奖的图书分别为:一等奖《机器学习》,二等奖《现代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和《信号与系统(第四版)》。获奖图书的作者在会上发表了感言。
《机器学习》作者张旭东发言。张旭东表示,这是他第二次获此殊荣,这些年来他始终以章毓晋老师为榜样,总结多年职业生涯中的所学所研,自奖项设立以来,几乎每年形成一本教材。他受邀参与“十四五”重点领域人工智能系列丛书的编著工作,编写丛书中的《机器学习》分册,今年以2022年获奖书籍为基础进行了全面修订,新增两个章节内容和大量实例。未来,张旭东会继续修订这本书,希望它能像郑君里老师的《信号与系统》、章毓晋老师的《图像工程》一样,成为有影响力的教材。

张旭东发言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作者孙楠发言。作为首次出书的作者,孙楠的撰写过程颇为艰辛,日常需要兼顾教学、科研等工作,只能在深夜和周末撰写。因为希望总结所学贡献社会,并受系里对年轻教师传承教材建设传统的激励,最后还是坚持把这本书写完并出版。书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后,孙楠体会到教材编写的价值和意义。他深感章毓晋老师著作影响力之巨,也为其捐赠之举而感动,表示未来如果有机会,也愿意将书籍出版的稿费捐赠,用于支持系里图书奖项,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孙楠发言
《信号与系统(第四版)》修订作者谷源涛发言。谷源涛谈到博士研究生期间就阅读章毓晋老师的《图像工程》著作学习图像处理基础知识,章老师笔耕不辍的精神让自己深感钦佩。谷源涛回顾自己的写作历程,这是他负责编写的第三本教材,此次获奖的《信号与系统(第四版)》是在郑君里先生的享誉全国的权威教材基础上修订而成,更多是传承前辈的成果,延续前辈未完成的工作。谷源涛表示,未来他将坚持创作,也希望借助这个奖项的契机,向电子系老一辈老师学习,为电子系教材建设工作持续奋斗。

谷源涛发言

沈渊向章毓晋老师赠送获奖图书



章毓晋分别向获奖教师颁发获奖证书、
赠送《图像工程》及《英汉图像工程辞典》
电子系章毓晋图书奖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蔡元培),这两句话强调了好的老师和好的典籍对大学的重要性。为了奖励那些在撰写图书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老师们,章毓晋老师萌生了设立“电子系章毓晋图书奖”的想法。章毓晋来清华后,坚持积极撰写书籍,“电子系章毓晋图书奖”的基金,也全部来自于历年来收到的稿费(从2024年起,每年奖金总额为6.6万元)。章毓晋表示,未来仍将撰写更多的教材、著作、工具书等,将更多的稿费用来支持电子系章毓晋图书奖。
如需了解详情,敬请联系我们:
汪 玉
电子工程系主任
eechair@tsinghua.edu.cn
yu-wang@tsinghua.edu.cn
李 倩
电子系章毓晋图书奖联系老师
010-62789872
liqian2020@tsinghua.edu.cn
供稿|电子系机关办公室
排版|陶旋姿
审核|汪 玉 沈 渊 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