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下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25国际暑校在电子工程馆正式启动。来自全球12所知名高校(包括电子系合作院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美国圣母大学、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HBKU)、以色列理工学院,以及自主申请院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与新加坡、美国等10所高中的30余名国际学生齐聚清华,开启为期两周的“AI+城市可持续发展”主题学术探索之旅。

现场合影
开幕式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党委书记沈渊对来自全球的学员表示欢迎。他指出,电子系始终致力于推动跨学科融合与全球协作,以技术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沈渊回顾了去年与南洋理工大学成功举办的首届暑校,并对本届学员提出期望:希望同学们深入探讨AI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生物芯片技术对降低医疗成本的潜力,同时借鉴中国碳中和经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本届暑校将继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吕晓杰在致辞中,介绍了清华大学的百年发展历程、国际学生的多元构成以及国际教职人员的整体情况。她提到,清华目前拥有三千多名国际学生,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学术视角,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学术社区。优秀的国际教职员工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清华作为全球顶尖高校的开放办学格局。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助理张沕琳向同学们介绍了电子系的发展历史、学术成果和特色课程体系。同时,她介绍了电子系与全球多所高校开展的联合培养项目,强调培养“应对全球挑战的科技领军者”的核心使命。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可持续创新计划”执行主任姜漪对本次暑期学校进行了全面介绍。暑期学校以“AI + 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主题,涵盖学术讲座、企业参访、文化交流等多元模块,旨在通过全球协同学习,培养具备跨学科能力与国际视野的未来科技人才。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沈渊,吕晓杰,张沕琳,姜漪
首讲与科研设施参访
开幕式后,暑期学校的首场专题讲座精彩开讲。前山姆中国区总裁Andrew Miles以《零售的未来》为题,剖析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零售行业生态。他提出,未来的零售不仅是商品销售,更是通过数字技术与AI构建情感连接、个性化体验以及可信赖的消费关系。例如,通过AI技术分析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偏好,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的购物场景,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Andrew Miles讲座
讲座结束后,暑校学生在电子系师生的带领下,开启探索电子系发展历程与科研设施的参观之旅。同学们首先来到电子系系史馆,馆内的文字与影像资料生动呈现了电子系从初创到科研引领的奋进历程。老照片和历史文物,将同学们带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年代。

系史馆参观
在电子工程馆一楼大厅,电子系博士生志愿者向同学们介绍了City Simulator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多种基础设施与人类行为,模拟城市复杂交互,助力可持续城市发展。志愿者详细介绍了平台的功能和应用场景,同学们对城市模拟技术及应用潜力有了深刻认识。

City Simulator 平台介绍
同学们还参观了微波综合测试暗室。微波所副所长许慎恒介绍,暗室主要开展天线及通信系统的传导和电波辐射特性的测量。该实验室是5G基站OTA射频标准实验室,并通过了CNAS认证,为5G移动通信商业应用开展了多项参数的验证和标准测试。同学们对电磁检测技术有了直观的认识。

微波暗室介绍
跨文化破冰
学生大使代表孙琪、肖怡君主持了电子系学生大使组织的破冰活动。通过安排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我介绍,以及你画我猜、文化知识竞答等趣味游戏与才艺展示,迅速建立起跨文化交流与团队协作的良好氛围。现场笑声不断,洋溢着青春与活力。同学们在破冰活动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建立了友谊。


破冰活动

暑校学生和电子系学生大使合影
暑校课程体系与特色活动
本届暑期学校将围绕智慧城市、医疗健康、AI模型与芯片及可持续商业与绿色产业四大主题展开:前沿课程,产业实践以及文化体验。
暑校同时设置“清华电子系全球招生宣讲”及联办项目“绿智未来挑战赛”(合作方: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淡马锡基金会/祥峰中国)。
电子系学生大使项目
为了本次暑期学校的顺利推进,电子系招募了10余名学生大使。方向包括:
科技先锋:数字科技体验设计
文化使者:清华人文精神传播
校园伙伴:文体浸润项目组织
“电子系学生大使项目”旨在培养清华学生的国际胜任力。通过组织协调、文化交流等方面培养专业素养,同时为国际学生营造了温暖、开放、协作的环境。
展望
未来两周,全球青年学子将通过前沿学术碰撞与文化交融,为构建智慧可持续未来注入新动能。
供稿|电子系机关办公室
编辑|孙 琪 肖怡君
排版|陶旋姿
审核|汪 玉 沈 渊 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