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子新闻

2025级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生迎新大会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5-08-22 点击数:

2025年8月21日下午,2025级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生迎新大会在电子工程馆三层报告厅举行。电子工程系主任、电子信息大类首席汪玉,电子工程系党委书记沈渊,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电子工程系教授黄翊东,电子工程系副主任李懋坤、王劲涛,系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一民,系党委副书记李冬梅,系新生年级班主任、辅导员以及电子工程系五字班全体新生出席会议。大会由电子工程系学生组组长李学清主持。

2025级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生迎新大会现场

汪玉首先对五字班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结合当下时代形势,指出电子信息已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重要引擎,并围绕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国际竞争等诸多方面,分析了该领域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同时,他强调了AI技术工具对学习生活的深远影响,建议同学们主动适应时代变化,积极展开探索。

随后,汪玉介绍了电子信息学科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独特定位,突出其软硬结合、开放交叉的学科特点。他着重阐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个人生活、城市建设、太空探索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帮助同学们更加具体地理解本学科的现实意义。

此后,汪玉就电子系的历史沿革和师资力量等方面作了简要说明,重点介绍了“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理念,强调在深耕专业教育的同时,电子系也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最后,他从系馆文化出发,结合优秀系友前辈事迹,向同学们传递了电子系一以贯之的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并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鼓励大家:“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汪玉致辞

黄翊东在致辞中首先祝贺同学们进入清华大学电子系。她强调,电子系的特点是亦工亦理、教研并重、学科综合性强,指出电子信息承担着推动产业融合与国家发展的重要使命。

随后,黄翊东重点提出三个核心问题供新生思考:为何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她强调同学们应承担起发展国家电子信息科技的责任,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利益相结合;指出本科阶段掌握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提醒同学们注意大学与中学学习方式的差异,需注重知识体系架构的学习,在加强交流中融会贯通。

最后,黄翊东以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勉励同学们培养奋发图强、争创一流、团结协作、严于律己的品格,并祝愿大家度过充实愉快的大学生活,成长为栋梁之才。

黄翊东致辞

教师代表牛志升首先对新生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切入,指出封闭系统必然走向无序,鼓励学生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应对外部变化、做好情绪与时间管理。牛志升引用人工智能领域著名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强调专注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并指出当前网络环境易导致注意力分散和“信息茧房”,建议同学们主动限制干扰、锻炼专注力。最后,他借论文题目致敬 The Beatles 的经典名曲“All You Need is Love”,指出无论AI如何发展,人类特有的爱与创造力才是应对世界变化的根本力量,呼吁大家保持关爱与包容。

牛志升致辞

学生代表、电子工程系学生会主席王俊博也对全体五字班新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结合自身经历,鼓励新生正视不确定性,保持开放心态,主动探索多元可能,重视自我成长。他强调电子系学子应胸怀家国、关注人类发展,立志成为“闪耀人类群星”中的一员。最后,王俊博祝愿大家在清华园中找准方向、勇敢探索,拥有精彩而充实的大学生活。

王俊博发言

电子系五字班新生代表任可欣阐述了作为电子系学生的使命与追求。她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出发,强调清华学子应胸怀家国、肩负使命,并指出电子系“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特色为学生提供了坚实底气与广阔舞台。她引用王国维“人生三境界”说,鼓励大家不畏艰苦、持之以恒,同时呼吁大家珍视合作、互帮共进。最后,任可欣引用师长的教导,倡议大家不仅做知识的获取者,更应成为集体的建设者和责任的承担者,以实际行动贡献光与热。

任可欣发言

最后,2025级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迎新大会圆满结束。崭新起点,逐梦前行。愿电子工程系每一位五字班的新同学能够坚守初心,奔赴热爱,在清华园的沃土上,用青春书写璀璨未来,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与荣光!

大会现场

文案 | 陈瑞丰

责编|陶旋姿

审核 | 汪 玉 沈 渊 李冬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