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11日,高校电子信息核心课程师资培训班(第一期)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本期培训班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承办,共有来自国内64所高校的140多位教师参加。

为了解决膨胀的知识量与有限的学制之间的矛盾,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进行了全面的教学改革,梳理出电子信息科学知识构架,构建起全新的课程体系,推出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核心课系列教材”。在此基础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举办了系列教学改革研讨会以及核心课程师资培训班,旨在为广大高校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以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本期培训班为期4天,围绕电子信息核心课程展开,包括前沿技术的学术报告,核心课程的整体介绍、课程报告(大会场),课程示范(分会场),实验室参观、实验课讲解和动手实践,以及与学生一起随堂听课(大班授课、小班教学),与老师一起交流研讨(课程分组)等众多内容,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8日的开幕式上,电子系主任黄翊东教授致辞,回顾了由王希勤副校长发起的电子系本科教学改革的十年历程,介绍了教学改革的缘由、理念、思路和经验,希望通过研讨、培训、出版等方式,将核心课程体系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推广。清华大学出版社卢先和副社长致辞,回顾了出版社与电子系多年来的密切合作,介绍了出版社的教材出版和教学服务理念。

8日全天是大会报告,由电子系党委副书记李冬梅副教授和教学实验中心主任马晓红教授主持。电子系副主任吴及副教授做了“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学科本科教改介绍”的报告,就电子信息学科知识体系的架构,核心课程的建设、培养方案的调整、国际评估的实施等问题,进行整体性介绍,展示教学改革的全貌。随后,安排了三个学术报告。媒体大数据认知计算研究中心主任王生进教授做了“人工智能新时代——机遇与挑战”的报告,展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动态、内涵、机遇与发展,及在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

电子系党委副书记汪玉副教授做了Neural Networks on Chip: From CMOS Accelerators to In-Memory-Computing的报告,揭示神经网络芯片的趋势,包括算法、硬件协同、深度学习、硬件加速、内存计算、产学研结合等热点问题。周世东教授做了“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无线传输与网络”的报告,从5G愿景出发,介绍下一代移动通信可能的业务需求特点、主要关键技术、网络架构等热点问题。上述学术报告旨在引导老师们了解国家重大需求、世界科技前沿,把握学科方向和技术趋势,将新技术融入教学。

学术报告之后,安排了三个教学报告。李国林副教授做了“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课程进展报告,从课改历程、课程体系、教材内容、课程评价和新型探索等方面介绍核心课“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的教学。陈健生副教授做了“电子信息专业编程与算法教学探索”的报告,从基本情况、课程概况、课程建设、教学思路等方面介绍核心课“数据与算法”的教学。徐淑正副教授做了“新工科背景下的电路实验”的报告,以“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实验”和“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等实验课为例,介绍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内容、案例和效果。上述教学报告,对本期培训的核心内容做了概要介绍,为后续培训进行预热。

9日开始,根据课程、教师和形式的不同,培训分组进行。针对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数据与算法等具体课程,配以成熟的教材,内容全面铺开,进行细致讲解。
9日上午,李国林介绍了“电子电路系统基础”课程内容的整合,围绕一条主干、四个分支,分为四节示范课:用网络参量整合线性电路、将晶体管归入非线性电阻、以受控源、负阻、开关的应用为暗线、用电路抽象重新解读。

同期的另一个会场,陈健生介绍了“数据与算法”的课程内容与教材架构,围绕数据与算法的相互关系,分为两节示范课:其中,陈健生讲解非数值部分,李懋坤讲解数值部分。

9日下午,培训在电子系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展开。教师们参观了电子电路、物理电子与光电子技术、电磁场与微波、现代通信电路等实验室,以及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在听完电路与系统实验以及数据与算法实验的讲解之后,教师们自己动手,借助实验平台,完成对应实验。


10—11日,培训特设了随堂听课环节,参会教师与电子系本科生一起听课,现场感受清华的课堂氛围。李国林分别开展了大班授课(负阻正弦振荡原理)和小班教学(正反馈正弦振荡原理),吴及、陈健生同时开展了小班教学(数值优化问题与图搜索)。不同的课堂,不同的风格,对照听课,别有一番趣味,颇受老师们的欢迎。

10日下午,参会教师与李国林、陈健生、李懋坤进行深入研讨,基于各自学校的电路、算法课程教学实践,交流思路,分享经验,消除困惑,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教师们都是带着问题来的,再结合培训的体会和思考,各抒己见,现场氛围非常热烈。

培训期间,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了电子信息类图书展,启发(天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组织了实验教学仪器展,为参会老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质的教学服务。

至此,本期培训班圆满结束。培训班得到了参会教师的一致认可,他们对精彩的报告、优质的课程、杰出的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认识,明确了方向,期待参加后续的、更深入的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跟进全新的课程体系。
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十年磨一剑”的深厚积累和教师们的倾情奉献,也得益于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细致组织和精心安排。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将继续密切合作,推出更多、更精彩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