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党建专栏

【党史学习教育第四专题】沈渊:掌握理论成果、领会宝贵经验

发布时间:2021-11-15 点击数:

1921年诞生,中国共产党已经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一百年春秋。回顾这一百年的奋斗历史,除了带领我们赶走帝国主义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富强外,共产党所创造的重要财富还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共产党章程》开篇即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些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国情,指导着不同时期的社会治理与国家发展,是对我党历史探索最为珍贵的凝练总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因此学习党的历史,掌握理论成果,领会宝贵经验,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正确的理论武装是一切行动的先决条件。若没有了统一的理论作为思想纲领,党的组织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向心力得不到凝聚、思想得不到统一;若没有统一的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各种方针决策将无法戮力同心、有的放矢,致使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历史上,有许多革命者由于没能找到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近代以来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正因中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无数志士仁人的救国方案才归于失败。例如辛亥革命,尽管其推翻了封建势力的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却没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没能改变旧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的革命派没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最终导致革命成果被窃取,一部分曾经的革命者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再比如土地革命时期的王明博古,他们都较早的接受了革命思想的影响,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同时也犯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不能结合中国国情,生搬硬套苏联的革命路线,导致党的革命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因此,从辛亥革命的失败可以看到,掌握先进正确的理论是成功实践的前提条件,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往往只能事倍功半;在此基础上,王明博古方针的失败告诉我们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本土化创新,否则就只能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十分重视理论指导实践。我们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同时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观《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历次修改与历史上党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历史,不难发现每一次新理论的提出都对应着当时的时代主题,从反帝反封建斗争到国内解放战争,从建国初期的社会建设到“文革”之后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再从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到如今的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些纲领的指导之下,我们迈着坚实的脚印,一步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党的理论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定继承,也是融汇中国特色国情的创新发展。这些理论创新并非坐而论道、纸上谈兵,是对历史经验的凝练总结,是对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同时也是国家治理的方针指南,是经过反复的提炼、实践、总结、修正的循环,不断改进,才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能在成立百年之后,仍然能够保持活力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当前我们已经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的重要理论武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目标已经从富起来逐步转变成强起来,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因如此,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深入分析了当前时期我国发展环境所面临的内外挑战和机遇,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福祉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我们党始终注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中国品质相结合,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呈现出新的中国气派。


科技与教育事业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始终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清华建校11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清华大学始终跟随着党中央的领导,践行科教兴国战略,承担着育人、育才的重任。作为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一方面要承担起科研任务,完成国家设立的重大科研项目,另一方面也要承担起传道授业的任务,将个人的事业同国家的发展战略相结合,为科技兴国、科教强国尽个人的绵薄之力。每个人的力量虽小,但聚合众人的力量就可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党的理论教育,也指导了我很多方面的工作。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过,广大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确定我研究方向上,我积极将自己的科研工作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考虑到未来战场环境的复杂性,定位导航能力作为协同侦察、作战的基础设施,我将研究重点放在GPS拒止环境中网络协作定位导航问题上。作为一名导师,我定期与同学进行交流,并时常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我指导的两位博士生刘言与王云龙,在毕业后分别进入了国家重点行业与军队工作。在教学事务工作中,我从价值引导、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等多个维度塑造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推动电子系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贯通改革;主导开设了助教培训班并设立“陆大䋮·刘润生优秀助教奖以提高电子系课程助教的综合素养;和汪玉老师一同开设了首门赛课结合的课程《智能无人机技术设计与实践》。在教研工作之外,我经常参与本研班级的党组织生活,与他们共同探讨实时热点问题,分享自己对当下方针政策的理解,一同提升理论水平。

清华的每一位老师都在自己的领域内深入耕耘,带领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看着他们离开学校投身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撑起民族发展的脊梁。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这一百年里,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呕心沥血、筚路蓝缕,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理论成果和精神财富,作为传承者,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始终坚持对党史的学习,掌握理论成果,领会宝贵经验,不断开拓创新,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者:电子系党委委员、副系主任沈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