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党建专栏

【党史学习教育第五专题】郝智彪: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发布时间:2022-01-07 点击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脚踏实地,重在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客观实际紧密结合。

2021年必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也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1979年底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十一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每到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历史关头,党都要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当前正处于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界也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节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使国际力量对比变得更加平衡、大国战略博弈加剧推动国际体系深刻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快重塑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推升全球治理加快变革。而这个大变局中最大的变量就是中国,中国的发展将深刻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发展轨迹。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决议》,融汇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所进行的奋斗、牺牲和创造,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同时,《决议》鲜明提出“两个确立”,即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决议》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百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我们党百年历史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坚定了我们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

第一次飞跃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和经验总结,即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之所以能够把革命引向胜利,一条根本性的经验就是,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毛泽东思想这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旦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就转化成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更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从那时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就注定要对世界格局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首次提出,是在1938年9-11月召开的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后来在党的七大上说:“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毛泽东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从历史上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一直伴随着我们党成长壮大的过程。

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从大革命失败到全民族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这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是来自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紧紧同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站在一起,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原则。在党的军事思想、土地政策等方面,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实事求是、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发展历程。

在建国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并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

当然,期间也有过波折。比如,1957年冬季,全国掀起以兴修水利、养猪积肥和改良土壤为中心的农业生产高潮,拉开了“大跃进”的序幕,一直持续到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大跃进”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尽最大努力把建设搞得快一点、以争取更多主动的迫切愿望,但是,由于党对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不足,由于背离了党一向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结果事与愿违。

第二次飞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作出历史性决策,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从这次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的大幕拉开,邓小平理论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其中之一是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党的十五大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括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三次飞跃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渐形成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结合当前我们的核心任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也必须秉承实事求是、密切结合中国实际的历史经验。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但在发展路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不是能照搬欧美的那套一流大学标准。

在高等教育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首先是解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办好中国的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把爱国作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0215月28日,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学研究范式是一套规则体系的集合,包括建制环境、研究路径、评价体系、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技术路线与研究模式等。随着科学存在形态完成从小科学向大科学的转变,研究科学的路径与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小科学时代,科学研究范式奉行个人英雄主义。而到了大科学时代,要想取得重大科学成就,远非一己之力所能完成,研究从个人向团队的转变就是一种典型的研究范式变革。

这里涉及到举国体制。举国体制在一些重大攻关项目上,在国内外都有成功的先例,但举国体制也有其弊端,其一,没有被选中的学科领域都将被边缘化,发展受到挤压;其二,一旦科研选点失败,成本巨大。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协同发力,凝聚和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其特征是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并综合运用行政的和市场的诸种手段,尊重科学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

高校开展科学技术研究,要强调“四个面向”,提倡有组织科研,同时也应继续坚持实事求是,根据本学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更符合客观发展要求的科研组织和管理制度。需要仔细遴选、精准定位与保持学科整体平衡,一方面在人事制度的保障下,鼓励面向前沿和关键问题的自由探索,一方面在不影响整体科技布局与发展的背景下,对一些关系到国家重大需求或重大发现的方向,实行强化攻关。


分享到: